本報特約評論員黃恆
  一個建議,與其期待真相,不如關心調查,這能讓人更容易地學習些科學知識,能讓人更容易地忘卻本性醜陋,也能讓人更容易地找到些黑色幽默。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結論可以有很多,馬航MH17墜毀,調查易,真相難,好似瞎子摸象。
  從技術上說,與馬航MH370的消失相比,馬航MH17墜毀是一場調查難度繫數較低的悲劇——大象就站在那裡,誰都可以去摸。客觀條件,至少地面上有大量殘骸供各路專家監測分析,至少在烏克蘭東部這一敏感空域,各方都有雷達監控記錄,至少黑匣子已經找到,那玩意兒沒法造假;主觀意願,俄烏之間、俄美之間的對立,又使得任何一方無法輕易利用信息不對稱優勢,一手遮天。
  旁觀者因此沒必要像MH370失聯那樣發揮想象力。目前媒體所有的疑問,涉嫌方所有相互矛盾的指責,究竟是不是遭擊落,究竟是不是“山毛櫸”地對空導彈,究竟是誰發射了導彈,有現場痕檢專家、航空專家和武器專家在,對調查人員而言並非難事,獲取答案只是時間問題。上世紀60年代以來,數十起民航客機遭導彈或者軍機襲擊墜毀事件,沒有哪一起最後得不出結論,像MH370一樣,硬生生蒸發在茫茫天地里。
  不過,與MH370一樣悲劇的是,MH17調查的結局可能一樣。要知道,人即便能摸到象,未必能正確畫出象的樣子,人即便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未必會公佈真相。事情都是人做的,不論襲擊還是調查,這就會給陰謀留下生長空間,像烏克蘭東部這塊地緣政治博弈的節點,孕育陰謀的土壤無疑更加肥沃。
  冷戰時期,蘇聯空軍1983年擊落韓國KAL007航班,直到今天還有諸如美軍電子戰飛機偽裝成民航飛機因而遭擊落的說法;“9·11”恐怖襲擊事件,一直有陰謀論者聲稱,拍成電影的93號航班是遭劫持後被美軍擊落的;2009年聖誕節前的“內褲炸彈”未遂襲擊,嫌疑人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已被定罪,但他如何在阿姆斯特丹——MH17的起點——中轉上的飛機,現在依舊存疑,許多同機乘客提到的護送他無需證件登機的一個神秘人物,神秘消失了。
  當然,事情有時候並沒有那麼複雜,MH17也許就是倒霉地碰到了一個神經緊張的雷達觀測員和一個行事魯莽的防空部隊指揮官,從而註定了死亡命運,但是當各方發現可以利用此事在烏克蘭問題上大做文章的時候,他們是否會同意讓這樣的真相變成結論?反過來說,在烏克蘭問題如此微妙的格局下,觀眾們又是否會接受這一簡單到哭的結論就是真相?
  所以,一個建議,與其期待真相,不如關心調查,這能讓人更容易地學習些科學知識,能讓人更容易地忘卻本性醜陋,也能讓人更容易地找到些黑色幽默。比如,MH17事發前數小時,烏克蘭有一架軍機在附近被擊落,飛行高度6500米,烏政府說那是俄軍乾的,理由是反政府武裝的導彈打不了那麼高,而MH17高度升到了10000米,烏政府卻在事發之初一口咬定是反政府武裝乾的。
  相關報道見04-09版  (原標題:馬航MH17墜毀調查易真相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r56nrrj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